贾宝玉带的玉到底有何来历?

贾宝玉带的玉到底有何来历?

原著上说的很清楚:女娲炼石补天时,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,最后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,单单剩下一块未用,弃在青埂峰下。谁知此石在炼成时就有了灵性,自觉无材不堪入选,自怨自叹,日夜悲号惭愧。一日见一僧一道前来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,动了凡心,随哭求僧道,僧人便念咒书符将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,并缩成扇坠,镌刻数字后随身携带而去。

此后甄士隐遇见这一僧一道听他们说的话中点明了此石的去处。僧人说到:现今有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等一干风流冤家要造劫历世,投胎下凡,趁此机会将此石夹带其中,使他去经历经历。

贾宝玉就是投胎下凡的神瑛侍者,他是生下来口中含着一块玉,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所化,而林黛玉就是下来还泪的绛珠草。

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中又详细描述了这块玉。

谢谢邀请!

贾宝玉在未转世之前是神瑛伺者,与黛玉的前世绛珠草有灌溉之恩。神瑛伺者要下凡历劫,绛珠草跟随下凡以一生的眼泪还报灌溉之恩。

那块宝玉则是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一块五彩石,女娲娘娘练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石,只用了三万六千块,只剩下这一块没用有,他后来也有了灵性,天天哀叹自己吴用完,正巧神瑛伺者要下凡,他也想跟随看看人间悲欢离合,就化作一块玉石随神瑛伺者降生,就有了衔玉而生的贾宝玉。

贾宝玉的意思就是说他并不是真的宝玉,他只是神瑛伺者,真的宝玉是那块石头。但是石头和宝玉魂魄相依,宝玉失了石头就会痴痴傻傻,石头离了宝玉也会失去光泽。

不知道为什么,看了《红楼梦》的前半截后,就觉得曹公好像是一个大人物在定大方略,把道理和走势讲得通透,生怕别人走错了道,误了事。在写法上,更像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,生怕写了前半段,又来不及写后半段了。所以,他几乎在每一回里都预示了某些结局,好像在交代后事,估计认为自己要写不下去了,后来人可以根据他的暗示写下去,得以流传,方不负父兄教育之恩,师友规谈之德。说到宝玉的这块玉,是曹雪的在《红楼梦》起笔的引子,几乎到了一眼就看透了故事结局的地步。他在写这块玉石处理手法上,与周星驰的无厘头似乎同出一辙,虽近荒唐,却深有趣味。都是以平淡开头,一朝风光,却又乐极生悲,忧思难忘。

开辟鸿蒙,天地祸患不断,女娲不忍人间男女受苦,炼石补天。也许是失于算计,竟多出了一块,遂就弃于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的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。眼看着其他石头混得风生水起,自己那经天纬地的才干却毫无用处,每天自怨自艾,悲号惭愧。生生把万人喜欢的美玉变成了祥林嫂,是曹雪芹在感叹,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啊!

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一僧一道笑谈而来,也许是太久没见活物了,这块成了精的石头,瞬间化身为孙悟空,变成了个光鲜亮丽的大头照,高调地推销自己,最后打动了癞头和尚,带他到到繁华世间安身乐业。谁知道所托非人,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,非得赖着天恩祖德讨生活。大概是曹雪芹在暗示,当今天下,只有虚情假意,阿谀奉承,才能过好日子。

写到这里,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。这块石头本来想做大事的,但被无端抛弃,又不服命运的安排,学乖了,开始不走寻常路,看到机会后,就像刘姥姥讨好贾府一样,为了过活,不惜频频卖乖讨好,最后挣下一笔产业,吃穿无忧。不过好了伤疤忘了疼,在大观园里过着腐化堕落,神仙一样的日子,历尽了人生奢念。不想一招不慎,满盘皆输,身在葫芦庙边,却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半路遇了“中山狼”,落得妻离子散,生了无数怨恨,流落他乡,“花落人亡两不知”。以曹雪芹的身世来看,他应该是按照自己家族的兴衰没落来写的,那块玉就是旁观者“冷子兴”(知到兴亡者)的眼睛。

据说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,是女娲补天遗留下的弃石,后受日月精华,自经修炼有了灵性。

然后偶有一僧一道在石下谈仙论道,说及红尘中的荣华富贵,这石动了凡心,想去凡间见见世面,看看人间的悲欢离合,求二仙带他下凡历劫。二仙就把它幻化成通灵玉的模样,由贾宝玉口衔而诞。

个人认为这块石头应该就是曹雪芹的化身,其他石头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,唯独自己被排挤遗弃,本想像其他石头一样实现补天大任,确被遗弃,心中自是种种不忿,无奈,只好投入红尘。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贾宝玉带的玉到底有何来历?
本文地址:http://rpzmgak.55jiaoyu.com/show-830318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展全思梦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