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学中全距如何计算,举例说明

统计学中全距如何计算,举例说明

本文介绍统计学中全距如何计算,举例说明

1、全距又称范围误差或极差,以R表示,是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数,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,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之数据。

2、全距是标志值变动的最大范围,它是测定标志变动的最简单的指标。移动极差是其中的一种。极差不能用作比较,单位不同 ,方差能用作比较, 因为都是个比率。

3、移动全距是两个或多个连续样本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,这种差是按这样方式计算的:每当得到一个额外的数据点时,就在样本中加上这个新的点,同时删除其中时间上“最老的”点,然后计算与这点有关的极差,因此每个极差的计算至少与前一个极差的计算共用一个点的值。

扩展资料:

全距的计算:

1、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,即最大值-最小值(也就是极差)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。这一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,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。极差=最大标志值—最小标志值

2、R=xmax-xmin(其中,xmax为最大值,xmin为最小值),例如 :12,12,13,14,16,21。这组数的极差就是 :21-12=9

全距的应用:

1、在统计中常用全距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,以及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和离散幅度,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准值之差都不能超过全距。同时,它能体现一组数据波动的范围。全距越大,离散程度越大,反之,离散程度越小。

2、全距只指明了测定值的最大离散范围,而未能利用全部测量值的信息,不能细致地反映测量值彼此相符合的程度,全距是总体标准偏差的有偏估计值,当乘以校正系数之后,可以作为总体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。

3、全距的优点是计算简单,含义直观,运用方便,故在数据统计处理中仍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。 但是,它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,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,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。


以上就是关于统计学中全距如何计算,举例说明的介绍,更多问题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呢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统计学中全距如何计算,举例说明
本文地址:http://rpzmgak.55jiaoyu.com/show-838224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展全思梦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